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鸭的经济效益。提高雏鸭成活率应采取以下九项措施。 一、选雏要认真。要选眼大有神、性情活泼、体态匀称、绒毛整洁、富有光泽,并且毛密附体躯,腹部柔软,脐带处无血迹或硬块,头大、背宽、喙阔、叫声清晰的壮雏进行笼养。 二、密度要适宜。每群雏鸭以500只为宜。7日龄以内笼养每平方米60~65只,7~15日龄40~45只,15日龄以后15~18只。 三、温度要合适。出壳后的雏鸭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如果温度不适应,会影响成活率。雏鸭对笼舍的温度要求是:1~2日龄30℃~29℃,3~7日龄29℃~24℃,8~10日龄24℃~19℃,15~21日龄19℃~17℃, 21日龄后可保持在15℃,每天温差不能超过4℃,在恢复常温时要逐步降温。 四、空气要新鲜。雏鸭新陈代谢旺盛,要求空气新鲜。因此,在控制温度的同时,还要保证舍内空气流通。最好在窗户上装一个通风换气扇,但要防止贼风直吹鸭体。 五、光照要适度。适度光照,不但便于雏鸭采食、饮水、活动,而且还可促进雏鸭的生长发育。方法是:每个育雏间可安装一个10瓦灯泡,最初3天采用全日光照,以后每周减少2~3小时,到4周龄恢复自然光照。 六、开食要及时。当雏鸭出壳后20~30小时,听到响声即站起来伸头张嘴时,即可开食。先饮水,然后喂料。首次饮水应配入少量高锰酸钾,浓度以水色变红、手伸入水中能看清指纹为度,以促排胎粪。饮水后及时用煮得半生半熟的米饭,经清水浸泡,除去粘性,再拌入1.5%~2%的白糖,放在食槽内让雏鸭自食。开食当天,每隔1.5~2小时喂一次,每次喂八九成饱,防止胀嗉。 七、营养要合理。自开食第二天起至第4天,每天饮水、喂食各5~6次。第5~15天饮喂4~5次,15天后每天3~4次。饲料仍用半生半熟的米饭,但从第4天起不加白糖,改加喂配合饲料,同时加喂一些青饲料。第10天后,晚间最好不喂料,天气热可加水一次。 八、放水勿忽视。雏鸭出壳2~5天后即可用漏筛装雏放入水中5~7分钟。先湿脚,再徐徐下沉,让其游泳、嬉戏。以后每天定时放水。7天后,可在每次喂料后放入8~10厘米深的浅水围中,每次15~20分钟;15天后,围内水深增至15~20厘米,每次放水20~30分钟。 九、防病要重视。雏鸭15日龄时用鸭瘟弱毒疫苗1000倍稀释液,每只肌注0.5毫升;20日龄鸭每只胸肌注射禽出败氢氧化铝菌苗2毫升。平时要特别注意雏鸭软脚病;要用复方新诺明按0.5的比例拌饲料中,连喂3~5天,停10天后再喂1~2个疗程,可有效预防球虫病和痢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