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购置、农民工阳光培训,这些原本陌生的财政支农词汇,现在在公众中逐渐变得耳熟能详。记者今天从海南省财政厅获悉,我省2008年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增长,支农投入已经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越来越多农民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实惠。
据省财政厅农业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以来,我省财政支农投入资金远远高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农投入达到了三个高于:支农投入量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入于农村的增量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2008年,中央财政下达我省支农资金达9.54亿元(不含农垦),同比增长59%;省本级安排支农投入5.96亿元,同比增长36%;各级市县财政部门也加强了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其中万宁、文昌、五指山已实现翻番,三亚市仅设施农业一项就投入6300万元。各级财政对涉农投入力度之强、资金规模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据介绍,今年我省将持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保证省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为确保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我省还将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考评机制,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模式,按照“省级定方向,市县定项目”的原则,进一步给市县放权,增强其工作责任和自主性。今后,将积极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新的资金补贴方式,鼓励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专业优势,以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记者陈岚桦 通讯员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