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林里飞出金凤凰 ----记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状元”刘金凤
“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光荣的时刻,这是自我国1904年种植天然橡胶100多年来产生的第一位全国割胶状元!她是来自海南农垦的选手,她是一位女选手,她的名字是??刘金凤!”
今年3月11日下午,当主持人最终宣布刘金凤获得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冠军时,整个赛场沸腾了。刘金凤上台领奖时,激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一幕已永久地定格在了海南农垦的光荣史册上!
手握胶刀 迈出人生事业第一步
刘金凤,这位普通的海南农垦第二代子女,1969年出生在龙江农场。她的父母都是农垦老职工,1960年来到龙江农场参与开荒种胶、抚管小苗。打从懂事开始,刘金凤就跟着父母到地里劳动,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
1988年9月,刘金凤初中毕业了。班里不少同学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她的脑海里也曾闪现过这一念头,是父亲语重心长的劝导留住了她欲远去的脚步。父亲对她说:“小凤啊,爸妈抚管的橡胶小苗明年就要开割了,你就留在农场应聘割胶吧,由你承割爸妈的岗位,爸妈也就安心退休了。”父亲的一番话,让刘金凤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想,父母亲一辈子辛辛苦苦种下橡胶,又把胶苗抚管大,他们没有图啥回报,只是希望儿女能够接他们的班,把农场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发扬下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刘金凤放弃了外出闯荡世界的想法,答应父亲留下来试试。
就这样,在刘金凤18岁那年,她拿起了胶刀,承割父亲抚管过的橡胶中苗,从此迈出了人生事业的第一步。没想到,从拿起胶刀的第一天起,这胶刀一握就是21年,再也没有放下过。
“刚开始割胶的时候,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胶林里,很害怕,一听到风吹草动就吓得心脏??直跳。好几次我都想不干了,幸好每次都有父母的开导,才使我一次又一次树立起信心。到现在,我已割了21年胶,几乎每天都要跟橡胶树打交道,我的生活已离不开橡胶树,橡胶树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发自内心的朴实语言,透出刘金凤对割胶工作深深的挚爱和扎根胶园的决心。
手握胶刀 站上人生最高领奖台
刘金凤至今还记得,她初次报考农场胶工时勤练割胶技术的情景。
初中毕业那年,刘金凤所在的龙江农场第五作业区共有78人报考胶工岗位。那时虽说农场比较缺胶工,但要想上岗割胶,必须经过考核,且割胶技术必须达到三等以上,技术优良的才可以优先安排割中苗。
为了能够承割父亲抚管过的中苗岗位,刘金凤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不辜负父母亲的期望。于是,在训练场上,她积极向辅导老师讨教,反复练刀、反复琢磨。有时,经老师点通了割胶要领,但一时手脚配合不上,她就加大练刀力度,不练熟刀路,决不罢休。中午别人都休息了,她仍坚持在训练场上“顶日”练刀,有时手练肿了,痛得几乎抓不稳胶刀,她就在晚上用热水敷,第二天又准时到训练场苦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的刻苦勤练,刘金凤终于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取了农场的割胶岗位,如愿承割父亲抚管的中苗岗位。
初尝胜利的喜悦,更激发了刘金凤岗位创佳绩的斗志。为不断提高割胶技术,她按照老师指点的“三均匀”、“四配合”等割胶方法,在日常的割胶工作中,用心进行技术磨练,每割完一株胶树都要回头看上一株胶树的胶水,不断对比,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仅仅一年时间,刘金凤的割胶技术就跃升到一等。
从此,无论是在农场、片区还是全垦区举办的割胶比赛场上,刘金凤的身影开始频频出现,这一身影也不断闪现在领奖台上。自1992年以来,她6次参加场里举办的“三八”、“五一”割胶比赛,4次获得一等奖,2次获得二等奖,家里的洗衣机、电视机全是她领回去的奖品。2004年,她获得海南省农垦总局第一届青年胶工割胶技能比赛二等奖。今年,继获得垦区第二届“神刀手”技术比武大赛第2名后,她又站上了人生最高领奖台??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冠军!
这一莫大荣誉的获得绝非偶然,这一荣誉是刘金凤用勤奋和汗水浇灌而成。2006年,垦区举办了第一届“神刀手”技术比武大赛,刘金凤也报名参加了,但初赛时就遭淘汰,原因是她割胶的深浅度没掌握好。刘金凤出局了,她带出来的徒弟黄彩菊却登上了领奖台,获得第3名。刘金凤在为徒弟高兴的同时,不气馁、不服输、不言败,回去后,她专门苦练割胶深浅度。在农场,哪儿有树桩,哪儿就能见到刘金凤的身影。经过半个多月的刻苦训练,刘金凤终于能完全凭感觉,很好地把握割胶的深浅度。在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中,她在割树桩深浅度一项上,获得了全场唯一一个满分!
手握胶刀 继续刻画人生的精彩
在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现场,有一幕场景是如此巧合:赛场上竖起的一幅巨大橡胶林画面,正是拍摄自龙江农场的橡胶林,而来自龙江的参赛选手刘金凤,最终摘得了这次大赛的桂冠。然而,刘金凤成为全国割胶“状元”,却并非巧合、绝非偶然,除了她自己的刻苦努力外,还与龙江农场长期以来重视人才、重奖人才、重用人才分不开。
在割胶生产管理中,龙江农场除了严把技术质量关、加强对胶工的培训复训外,十分重视对割胶人才的培养,每年都在“三八”、“五一”等重大节日举办胶工技术比武,通过比武的形式,挖掘割胶技术人才,为广大胶工提供展示技能、展示风采的平台;在奖励人才方面,该场大胆出手,比赛获奖选手,农场都给予重奖,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等都是近年来比赛的奖品。同时,该场还经常组织优秀胶工、产胶能手到省内外旅游、观光和学习;该场还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重用人才机制,对那些在割胶生产中表现优异的青年胶工,根据其特长和工作能力安排到割胶辅导员、基层干部甚至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岗位上,让他们感觉到割胶有奔头、有前途,从而有效地在广大胶工中营造了学技术、比技术、钻技术的良好氛围。刘金凤就是在1992年被农场提拔为生产队割胶辅导员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套选机制,龙江农场的胶工队伍中才会不断涌现出全国劳模何爱秋、全国首个割胶“状元”刘金凤等优秀人才。
在刘金凤获得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状元”后,龙江农场拿出1万元,重奖刘金凤。颁奖现场,刘金凤当场捐出了5000元,用于龙江农场的教育事业,回报养育她的农场。她告诉记者,这次全国大赛,她的徒弟黄彩菊没能进入决赛,徒弟的割胶技术无可挑剔,但割胶技术理论考试却过不了关,因此,她希望自己能为龙江的教育事业尽一些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
当了17年割胶辅导员的刘金凤,所教“学生”不计其数,先后培养了局优秀胶工2人,场优秀胶工5人及产胶能手3人,其中不乏多次在各种割胶大赛中的获奖者,如黄彩菊、符志聪、王佩珍、朱庭梅等。刘金凤也因此名声外扬,海南省妇联、白沙县热作场、白沙扶贫办等多个单位经常邀请她到外地作割胶技术指导。得到她技术传授的垦区兄弟农场,对她的评价也很高,许多向她讨教过技术的胶工都感叹受益匪浅。
成为全国割胶“状元”后,刘金凤的名气更大了,但她却把这当成是人生路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她说,要把自己的割胶技术一点一滴传授给其他胶工,让更多的胶工像自己一样,能站到领奖台上。她希望海南农垦出更多的割胶“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