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2009年两岸四地农业合作论坛论文集
海峽經濟區水產集散及加值園區之規劃方向
開南大學運輸科技與運籌系教授兼系主任 黃文吉
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博士候選人 高松根
一、前 言
兩岸由於特殊的歷史、地域和文化淵源關係,經貿文化和人員的往來一向十分密切。以台灣與海峽西岸為地理範疇的海峽經濟區隨著「海峽經濟區規劃」之核准,兩岸直接貿易與通航的逐漸開通與相關法規的鬆綁今後將形成一熱絡的經貿與產業網絡,而其中漁業合作與技術交流產業更是屬於優先發展的項目。然而,有鑒於台灣地區近年來漁業競爭力下滑、漁民人力不足、眾多漁港閒置、國際漁場萎縮等負面情勢影響,海峽區域的漁業經濟更需要雙邊的合作。台灣政府面臨如此壓力,消極地應付一些漁業問題,有些漁港甚至被迫轉型發展觀光休閒漁業,其他策略諸如漁業轉型發展漁獲直銷、魚食觀光及娛樂漁船等行業卻成效不彰。研 究顯示,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消費約32.5公斤水產品的魚食消費量,在世界各國和地区排名中超高標準,顯示水產品對台灣人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的重要性;而水產食用之自給率為174%,顯示有充份外銷能力。此外,台灣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進口水產品嚴重衝擊本地水產品的銷售,水產品市場也已漸漸轉移至中國大陸。近來面臨層出不窮的水產品衛生安全問題,也突顯出整個產業鏈的組成與體制的不健全。台灣政府對於民生必需的水產品產銷/加工中心的籌劃無明確的目標,且與大陸合作僅限於勞動人口的引進,並未能大膽提出具規模之產業交流活動。反觀福建省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之餘,將全面與台灣發展海洋經濟與相關物流產業。在《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沿海海洋產業帶將「以閩東、閩中、閩南三大漁場近岸海域為依托,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漁業生產加工區,培育壯大現代海洋漁業經濟體系」(福建省政府,2006a)。在規劃中並著重延長水產品加工產業鏈,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促進海洋漁業從「產量型向效益型轉變」(新華網,2006)。福建省政府在其發展重點項目規劃之《福建省「十一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報告中也強調,除了將致力成為海洋經濟強省、發展藍色產業、進行海洋功能區劃等項目外,更突出了閩台海洋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中國海洋報,2006)。而在《福建省「十一五」閩臺產業對接專項規劃》中提到致力於發展物流企業,推動農業交易平台,並成立海峽兩岸農業專業物流中心,同時「引進台灣先進水產品加工技術與設備,鼓勵台資發展水產品加工,提高烤鰻、冷凍製品、調理食品、罐頭製品、飼料等傳統大宗水產製品的加工水準和加工能力,積極開發海洋生物製品、水產休閒食品、水產保健食品等水產精深加工製品,提高水產品加工的附加值和綜合利用率」(福建省政府,2006b)。
因此,發展水產集散與加值活動將是海峽經濟區共同發展海洋事業的重要政策之一。本研究對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的定義為:「提供水產品集中、分配、配送、加值等功能,中心內有碼頭、漁港補給設備、水產物流中心、深層加工廠、漁貨市場、海洋研發中心、水產養殖基地、住宅區等設施」。水產集散及加值之功能就是提升漁港之經濟價值,藉由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發展提供地方民眾就業機會及經濟收入。當漁業發展面臨資源枯竭、營運成本增加時,提升水產品品質及漁港之價值是必然之趨勢。面臨進口水產品競爭,台灣應朝向精緻化漁業發展,藉由拓展水產集散加值活動,建立各地區完善產銷網絡,加強水產品安全、衛生、品質、配銷之技術,人才培育、輔導漁民新觀念與培訓勞動人口等方面。由於過去文獻對水產集散及加值競爭態勢的研究並不多,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水產品重要性與需求分析,並以環海峽地區之14個候選漁港作為研究對象為例,擬定評估指標後,透過各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之量化與質化績效值比較,將數值轉換為量化SWOT分析模式下的座標值,藉以進行環海峽經濟圈14個候選漁港的水產集散及加值活動之競爭態勢分析;最後研擬海峽經濟區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之規劃方向與發展戰略,提供相關單位及業者參考。
二、漁港發展之功能類型與發展目標
考量漁港發展的階段歷程及各種類型創造價值之差異,本文依據Alivin Toffler(1980)提出之第三波觀念(農業波段、工業波段、資訊波段)如圖2.1,並參考Tony Hope於「Competing in the 3 rd Wave」(1997)所提出之第一波階段-生產導向(透過勞動力僱用,追求高產量,成本部份較少考量)、第二波階段-生產成本導向(透過降低單位投入成本,提高生產力)及第三波階段-服務價值導向(透過服務加值,提高附加價值)之觀念,再依據勞力密集、技術密集及服務加值之觀點將漁港發展分三波段歷程。考量漁港發展功能不同加值程度,將價值鏈轉換為勞動加值、產業加值、服務加值三個階段,將漁港發展分為勞動及運輸加值階段的傳統捕撈養殖型及水產物流儲運型、產業加值階段的初級加工型及深層加工型、服務加值階段的漁市漁食型、觀光遊覽型、文化教育型、休閒體驗型等八種功能類型(表2.1)。
綜合上述所建立之漁港功能三階段八類型系統概念圖(圖2.2),分別說明其功能及內容依序如下(參考表2.2):
第一階段:勞動及運輸加值階段: 以水產捕撈、水產品倉儲、冷藏、冷凍、配送、運輸等活動為主。包括下列兩種類型:
第一類型-傳統捕撈養殖型(勞力階段Ⅰ-1型)
傳統捕撈養殖型漁港功能即是最原始之漁產捕撈,此類型漁港有一些基本設施,提供漁船遮蔽風浪、加水、加冰、加油、維修、靠泊避風避難、卸漁、補給等功能,此類型漁港在功能上屬於勞力密集型,透過勞力漁獲生產屬於漁港功能之第一階段如圖2.2的淺綠色區塊所示。
第二類型-水產物流儲運型(勞力階段Ⅰ-2型)
水產物流儲運功能型漁港較傳統捕撈養殖型漁港具備較高經濟效益,此類型漁港有冷藏(凍)廠、製冰廠、水產批發或拍賣等相關功能,透過這些設備與功能將漁獲保存新鮮,並結合批發拍賣及物流配銷系統進行漁獲銷售與配送,此類型雖屬於勞力密集型,確具有調節供需及穩定魚價之功能如圖2.2的淺黃區塊所示。
第二階段:產業加值階段: 包括以初級製造加工與深層製造產業,提供海鮮包裝、海鮮加工製品、海洋生技產品為主。包括下列兩種類型:
第三類型-初級加工型(加工階段Ⅱ-1型)
此類型功能為將漁獲進行初級之加工,如清潔、包裝、製造魚漿、魚丸、海鮮火鍋料、魚產水餃、魚鬆(乾)、水產罐頭、魚產冰淇淋等,此功能有效利用漁獲物,提高其附加價值如圖2.2的粉紅區塊所示。
第四類型-深層加工型(加工階段Ⅱ-2型)
深層加工型為將水產漁獲進行深層之加工,如魚卵染色、加鹽醃製(燻烤)、深層水利用、化妝品(面霜、面膜)、製成蜆(蝦)精、海洋生技健康食品,此功能有效利用水產漁獲或海洋資源,透過生物科技之研發成果作深層加工以大幅提高漁獲附加價值如圖2.2的淺橙區塊所示。
第三階段:服務加值階段: 包括漁市、觀光、文化、休閒等產業提供吃、喝、玩、樂、教育、體驗等功能。包括下列四種類型:
第五類型-漁市漁食型(服務階段Ⅲ-1型)
漁市漁食型之功能為水產物流儲運型之演進,將過去漁獲直接運至消費地之觀念改變,透過漁貨直銷中心及週遭海鮮餐廳之成立,吸引民眾直接至漁港進行生鮮漁獲選購及現場海鮮品嚐、觀光魚市等活動,此類型之漁港將選購之漁獲透過現場烹飪加工使漁獲提高許多加值利益,亦由於在漁港當地自產自銷,減少物流運送成本更能吸引觀光客蒞臨增進地方繁殖。此功能類型以海鮮品嚐為主,內部效益大,外部效益較小如圖2.2的淺藍區塊所示。
第六類型-觀光遊覽型(服務階段Ⅲ-2型)
觀光遊覽型之漁港功能係將此類型之漁港透過觀光景點之活動如:可供親子活動、直排輪練習、放風箏、滑翔翼之公園綠地、海上藍色公路、賞鯨豚、住宿、海遊館.等觀光遊憩加值服務之活動,吸引民眾至漁港遊玩,亦可品嘗海鮮食品,增加漁港經濟附加價值。此功能類型以玩為主,內部及外部效益皆為中等如圖2.2的淡紫區塊所示。
第七類型-文化教育型(服務階段Ⅲ-3型)
文化教育功能型之漁港,主要為透過相關展示館等設施,發揚海洋文化及歷史,教育民眾海洋知識,提高漁港之附加價值經濟效益,此類型之漁港具有漁訓中心、漁拓教室、漁村漁具展示館等設施,透過這些設施提供民眾新興活動,此類型漁港教育民眾漁業、漁村相關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活動、漁蝦貝類等知識。此功能類型以文化教育為主,內部效益為中,外部效益為大如圖2.2的金色區塊所示。
第八類型-休閒體驗型(服務階段Ⅲ-4型)
經濟演進之過程隨著消費型態之改變,已從過去之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轉變至「體驗經濟」時代之來臨,依據美國俄亥俄州的策略地平線顧問公司的共同創辦人B. Joseph Pine II與James H. Gilmore在”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中指出:體驗經濟(Experience Economy)時代已來臨,區分經濟價值演進的四個階段為貨物(commodities)、商品(goods)、服務(services)與體驗(experience)。體驗行銷之概念已廣泛應用於一般商業活動中,並融入消費者的生活。具備休閒體驗功能型之漁港,除有實體產品外,更強調提供無形之服務與體驗設計,因產品呈現多樣化且各具特色,故市場競爭區隔較為顯著,且由於精心設計之體驗活動被當作商品來銷售,消費者願意為體驗付費,因此商品在價格上可具備優勢價格,此部分之價格比商品、服務有更高之經濟價值。此功能之漁港功能如娛樂漁船,載民眾出海海釣、參觀漁撈作業、參觀箱網養殖及捕撈等休閒體驗活動,岸邊牽罟、獨木舟、潛泳、參觀定製網作業等學習體驗活動。此功能類型透過玩及教育之體驗來使民眾認識海洋、瞭解漁村、漁港,此類型之內部效益為大,外部效益亦為大以如圖2.2的亮綠區塊所示。
2.2 不同功能類型漁港發展目標之擬定
由於漁港面臨規劃建設及經營管理之問題,本文希望能解決發展的問題,達成漁業、漁港、漁民、漁村發展四生願景-『永續生態的漁業、多元生產的漁港、快樂生活的漁民、活力生命的漁村』(黃文吉,2005),在此願景下希望達成下列目標(表2.3),並以本文所提之漁港發展三階段八類型,進行漁港之功能定位,初步擬定漁港發展目標之說明如下:
1. 倡導漁村社區營造:
每一個漁港都有其不同的環境特色,未來漁港應透過社區團體活動的過程中,去發掘、瞭解自己漁村社區的特色,並且讓在地文化能在漁港發展。
2. 增加漁民就業機會
由於漁業產業的沒落,漁民捕魚越來越難生活,因此應輔導漁民轉型,增加漁港就業機會,提升漁民工作能力。
3. 提升漁村生活品質
增加漁民就業機會,提高漁民收入,將可以改善其生活品質,達到快樂生活的漁民願景。
4. 保存漁村文史古蹟
漁港有許多漁業文史及古蹟建築,應加以保存及維護,並透過文化推廣及教育導覽發揚保存古蹟之觀念。
5. 發揚漁業本土文化
漁業有許多文化及民俗,如萬里漁港的神明淨港活動,這都是漁業特有的,應當加以發揚。
6. 配合海岸功能區劃
國土應有其功能上之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辦法早已明確指出海洋功能區劃應按照其海域的區位、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等自然屬性,科學確定海域功能及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統籌安排各有關行業用海,未來台灣勢必也會進行海域功能區劃,不同的海域有其不同的性質,必須加以區隔。
7. 保護海洋魚場資源
海洋資源有限,但是過去人類不當的捕撈,造成資源逐漸耗竭,未來應有效的進行漁場的復育及保護,以使得漁業資源能永續不絕。
8. 促進資源整合利用
不同功能類型資源應當進行策略聯盟,以達到雙贏之效果,營造更具吸引力之港區,如漁市漁食與觀光遊覽之整合,文化教育與休閒體驗之整合。
9. 調整漁港空間結構
由於不同漁港有其適合之不同功能組合,漁港進行定位之後應當調整其空間結構,做合理資源配置。
10. 確保土地使用適宜
土地發展有其適宜性,因此應針對基地本身做條件分析,評估開發的可行性,確保發展功能與港區環境相容的目標下,有效的利用土地資源。
11. 避免活動使用衝突
因不同活動有其相容性,未來漁港發展多功能時,應避免活動使用之衝突,以免發生危險。
12. 達到使用經濟規模
台灣漁港因數量過多,許多漁港使用率偏低,諾大的漁港只停放兩三艘船,在此沒有經濟規模的情況下,未來應設法減少不必要漁港之數量,提升漁港整體使用率,達到使用之經濟規模,減少政府預算之浪費。
13. 改善漁港漁村景觀
漁港港區環境髒亂是大多數漁港之問題,漁港港區隨處可見亂堆放之漁具漁網、廢棄之垃圾、空瓶空罐,因此未來漁港應進行景觀之改善,提供舒適之漁村風貌。
14. 輔導漁港轉型再造
由於各個漁港有其不同之環境資源及其特色,可以針對其特色進行轉型再造,因此本文透過漁港功能定位,探討不同漁港發展之功能類型,以輔導漁港轉型再造。
15. 營造舒適水岸風貌
過 去人民怕海,畏懼海洋,且不能親近海洋,然而海洋有其多樣化之吸引力,應當營造一舒適之水岸風貌供民眾親近海洋、迎向海洋。
16. 整建漁業作業環境
提供傳統作業之漁港一良好之作業環境,避免工作產生之危險。
17. 平衡水產市場需求
由於漁獲有其一定之市場需求,當同一時間產量過多時,將造成漁民辛苦捕撈之漁獲無法獲得合理之報酬,因此透過儲運之機制可以提供一個市場調節之機制,平衡市場需求。
18. 發掘各港特有資源
每一個漁港都有其資源特色,應當去發掘,本文透過人文地景產之觀點進行漁港之探討,以找出基隆各漁港特有資源。
19. 減少各港互相競爭
各港資源特色不同,然而若都發展成相同類型將造成相互競爭,未來漁港之發展應當有一適當之評估機制,以進行各港之功能定位,減少各港互相競爭。
20. 創造漁業附加價值
漁業為第一級產業,透過第二級產業-加工、第三級產業-服務加值之觀念,將可以提升漁業之附加價值。
21. 推動產業永續經營
透過不同漁港資源特色發掘進行各港功能之定位,將可以推動一個永續之經營環境,使產業生生不息。
22. 打造優質衛生漁市
透過水產品驗證機制,輔導魚販建立安全衛生環境,打造衛生安全之漁市,提升水產品品質,使消費者安心的購買與飲食。
23. 邁向快樂海洋家園
海島地理環境或大陸沿海地區,打造一個優質的水岸環境,提供人民安全舒適之休閒場所,邁向快樂海洋家園。
三、水產集散及加值競爭態勢分析及模式建構案例
3.1水產集散及加值之重要性及其功定位
本文以環海峽經濟圈14個候選漁港為例來說明水產集散及加值之競爭態勢分析,各候選漁港代表其臨鄰近地區水產集散及加值活動之中心。其發展定位為:(1)中心由水產品保存倉庫、交易及資訊中心、水產加工廠等組成;(2)中心內集散及加值中心基本上屬產地型物流中心,水產品冷凍倉儲、流通加工、運銷配送為主;(3)中心內之水產加工廠以水產加工為主,提供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水產加工品之來源;(4)中心產銷範圍涵蓋遠洋、近海、沿岸及養殖漁業等水產品產業;(5)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將與臺灣地區各水產品物流中心做垂直分工,與鄰近區域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做水平分工。而發展水產品集散及加值活動之目標為:(1)建立安全衛生及高品質之水產品供應鏈系統;(2)增設冷藏(凍)倉儲、加工等設施,促進漁業及港區發展;(3)縮短水產品流通通路,降低流通成本,保障漁民及消費者權益;(4)調整水產品產業運作與結構,促進上下游之整合與區域總體經濟發展;(5)促進國內物流與國際水產物流之整合、聯結,加速國際化。水產品集散及加值活動之功能則可分為四種:(1)傳統捕撈養殖功能;(2)儲運與拍賣功能;(3)水產品初級加工功能;(4)水產品深層加工功能。因此,認為水產品加值與漁港功能的提升有密切相關,從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的第三波觀點,將漁港發展歷程區分為三個階段:勞動及運輸加值、水產品加值、服務加值等,而在此探討的僅集散及(生產)加值兩個階段(表3.1)。此外,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分內、外部組織來提供衛生安全(生產履歷)、配送通路(產銷履歷)、商務貿易、金流保證、共同配送等基本作業功能(如圖3-1)。
表3.1 第一波至第三波價值鏈與加值層級對應漁港功能類型表
圖3.1 北台灣水產集散與加值中心構想示意圖
本文透過量化SWOT模式分析台灣北、中、南、離島、福建等地區(表3.2)的水產集散及加值之競爭態勢。量化SWOT模式過去已成功應用在東亞港埠的競爭分析上(Change & Huang, 2006; 張徐錫,2001、2007)。量化SWOT模式主要應用具體量化的數具及多準則決策(MCDM)的觀念來輔助對多個研究對象進行SWOT分析。本文以環海峽各地區之14個候選漁港經由量化SWOT模式分析後,得出各候選漁港之內、外部環境優劣勢之四象限平面座標值,藉此分別佈置各地區內以及整體候選漁港之競爭矩陣圖,從而了解環海峽地區水產集散及加值之競爭態勢。
3.2 環海峽地區漁港水產集散及加值量化SWOT分析模式
量化SWOT分析模式主要以總體策略矩陣為基礎,在建構模式時導入多準則決策的觀念,可將複雜的問題層級化,可同時對多個替選方案進行SWOT分析。每個評比的替選方案(候選漁港)會有一個內部評估(優勢、弱勢)得分及一個外部評估(機會、威脅)得分,將得分值佈置於平面四象限的座標上將可提供各替選方案的競爭態勢。模式分析步驟如下(圖3.2):
1. 初步候選環海峽地區之漁港代表水產集散及加值功能的發展中心(表3.2)。
2. 判別內外部環境指標,主要是以漁港區域能否自行掌握或控制項目為主。漁港區域能夠完全掌握的內部資源、基礎建設部分,就為內部環境。例如:外廓設施..等;但如果漁港區域不能完全掌控之資源、或是漁港區域不能完全主導,需要跟鄰近社區、大學洽談或合作,則稱為外部環境。例如:周邊土地使用相容性...等。
3. 求取所有內、外部指標的各準則之績效值,評估準則的量化與質化之績效值求得後,需進行正規化(Normalization)(如下公式),讓不同準則的績效值,轉換成無因次單位,以便準則間相互比較。
(1)效益指標(越大越好):
i=1,2…n j=1,2…m (1.1)
(2)成本指標(越小越好):
i=1,2…n j=1,2…m (1.2)
Pij=第i個評估指標第j港未正規化之績效值
Fij=第i個評估值標第j港正規化之績效值
4. 各港加權分數透過權重*績效值=加權分數。
Wi * Fij = Ij 或 Ej (1.3)
Ij=第j港內部環境的加權總和分數;Ej=第j港外部環境的加權總和分數
5. 經由所有研究對象內、外部的加權分數(權重*績效值),透過算數平均數算出內外部標竿值。
j=1,2,…,n (1.4)
j=1,2,…,n (1.5)
AI=內部環境評比標竿值;AE=外部環境評比標竿值
6. 將所有研究對象內、外部之加權分數減去內、外部環境標竿值,就可得到各研究對象在SWOT四象限座標值。
ISj = Ij –AI j=1,2…n –1≤ ISj ≤ +1 (1.6)
ESj = Ej –AE j=1,2…n –1 ≤ ESj ≤ +1 (1.7)
ISj:第j港內部環境的座標值;ESj:第j港外部環境的座標值
7. 得到各漁港分佈於SWOT分佈矩陣圖上,可以判斷出各漁港間之競爭態勢。
3.3 評估指標篩選與權重分析
茲進行水產集散及加值競爭指標探討,指標部份採用林文信(2006)漁港發展八類型功能中研擬勞動加值與加值服務階段所研擬的指標作部分修改,透過文獻回顧及內、外部環境構面進行構思,擬出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競爭指標,並為符合指標研擬之特性,將具有重覆性之指標予以剔除。指標分為內外部指標來分析,權重部份初步以主觀分析來進行,績效值部份針對量化指標透過資料蒐集與質化主觀分析(表3.3)。
3.4環海峽水產集散及加值競爭態勢分析結果
環海峽經濟圈14候選漁港經由量化SWOT模式分析後,將其內外部分數轉換成SW、OT之平面座標值,就可看出環海峽經濟圈各候選漁港分佈圖,了解環海峽經濟圈各區(福建地區、臺灣北部、臺灣中部、臺灣中部、臺灣離島)之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競爭定位,茲針對五區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進行分析,說明與分析如下:
由內外部總分數與圖3.3可知,福州馬尾、基隆八斗子及高雄興達、澎湖馬公之競爭定位是在SO象限中,表示內部環境具有優勢,外部環境充滿機會;基隆正濱、馬祖福澳與平潭海潭之競爭定位是在WO象限,表示內部環境具有劣勢,但是外部環境具有機會;金門料羅、臺南安平、彰化王功之競爭定位是在WT象限上,此區表示內外部環境皆不好;臺中梧棲、霞浦三沙、嘉義布袋、屏東東港之競爭定為ST象限上,表示內部環境具有優勢,但外部環境具有威脅。
福州馬尾漁港、基隆八斗子漁港、高雄興達漁港在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之條件上,是屬於領先群,至於其他11個漁港如要達到或追上領先群,在短期內是不可能達成,所以短期內是具有絕對之優勢。基隆正濱漁港、平潭海潭漁港、澎湖馬公漁港、臺中梧棲漁港、霞浦三沙漁港、屏東東港漁港屬於中段區塊,尤其,大陸方面積極發展其基礎設施條件(軟、硬體)且積極開放企業投資,所以霞浦三沙漁港進入領先區塊是指日可待;至於第三群亦為後段區塊,跟前兩區塊,相差幅度甚大,想超過中段區塊且達到領先區塊,必定是經過大幅度之改進。後段區塊之港口以金門料羅漁港、彰化王功漁港、馬祖福澳漁港及嘉義布袋漁港,但其中金門料羅漁港因接近廈門之水產品市場,在基礎設施條件建構完成後,應該會朝向中段區塊前進。
因此,針對環海峽各候選漁港之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內、外部與整體環境之前五名港口加以分析,得出目前適合發展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之漁港,優先順序以福州馬尾漁港、基隆八斗子漁港、高雄興達漁港、霞浦三沙漁港及臺中梧棲漁港。福州馬尾漁港本身條件就很好,唯一缺點為複合性港口,商、漁港土地相容性問題,但是此港之其他內外部條件遠遠領先其他漁港。所以,還能繼續保持領先狀態。其中,基隆八斗子漁港因未開拓與大陸之共同市場,影響本身優勢條件,目前只能維持現況,無法再繼續突破增加水產品產量。而大陸之霞浦三沙漁港,預計投資100億人民幣之開發事業建設大陸第一個水產品集散中心。大陸政府方面積極在霞浦三沙漁港建設相關軟硬體設施,再過幾年等軟硬體設施構建完成,勢必會將與福州馬尾漁港、基隆八斗子漁港與高雄興達漁港共同組成領先群。臺中梧棲漁港本身擁有全臺灣第一座漁獲直銷中心,提供臺中地區市民水產品之需求,未來極需完善規劃港區之空閒土地,做妥善之漁港空間利用才能提升到領先群。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參考第三波觀念提出漁港功能三階段八功能類型之系統概念,由水產加值的要素篩選出水產集散及加值活動之關鍵評估指標,並初步分析指標權重,藉由主觀分析與量化數據得到各地區各港之綜合績效值,透過量化SWOT模式得到座標平面值,藉此了解福建地區與台灣北、中、南、離島地區14個候選漁港發展水產集散及加值活動之競爭態勢。最後,擴大研擬海峽經濟區水產集散及加值整體發展戰略,以作為兩岸發展水產集散及加值園區之參考。
n 因資料蒐集與研究時間關係,本文僅以環海峽14個漁港作競爭態勢分析討探,未來可以將海峽經濟區內各漁港作細部之區位評選分析。
n 本文所研擬之指標為配送與加值皆考慮的通用指標,尚未探討漁港發展水產品集散及加值中心之不同類型時,可細分配送型、加值型、研發型等類型之不同準則來進行評估。
n 建議兩岸應盡速擬定「水產物流園區可行性分析及整體規劃」。選定各區域適當地點之最優區位與規模,各地方政府之申請資格、土地取得原則、主管機關及政府獎勵與優惠辦法等。各相關部會宜共同研擬「水產物流與加值中心設置及管理辦法」來有效管理,將有土地使用與變更、獎勵措施、交通運輸系統、簡化通關之配合等,提出具體之計畫,並降低相關之費率以提高漁港之產業經濟效益。
藉由前述競爭態勢的分析,茲針對「海峽經濟區水產集散及加值園區」提出整體性發展規劃,包含大陸與台灣兩方之戰略方向之幾點建議。
4.1中國大陸今後發展「海峽經濟區水產集散及加值園區」之戰略-
n 培養水產物流及加值人才,設立勞力密集生產基地
設立水產方面學(職)校培養水產物流及加值人才,提昇地方勞動力水準,並於生產及加值園區內為勞動人口提供住宿、消費等生活場所。
n 提昇水產物流及加值之基礎硬體設施
提昇當地水產物流及加值之基礎硬體設施,包括漁港工程、聯外道路系統與給水及污水處理.等,加速水產品流通效率,以即時供應海峽經濟圈內外之市場。
n 提升水產品檢驗標準
提昇當地水產品檢驗水準,未來應提升至國際水準,才得以順利外銷水產品至歐、美、日等廣大消費地區。
n 設立電子資訊平台
架設電子資訊平台與台灣/歐美地區等資訊平臺資訊同步化,藉此除樹立一個商業交易平台標準外,更可讓世界各國消費者查詢水產品之生產履歷與產銷履歷資訊。
n 健全法律規範以保障兩岸人民之投資與研發成果受到應有的保障
4.2台灣今後發展「海峽經濟區水產集散及加值園區」之戰略-
n 提升水產品檢測能力之水準
台灣水產品之衛生安全檢測能力需要提升至國際水準,才能與其他國家之水產品競爭。若想要打入國際市場,必須引進國外檢測技術與國際標準,如ISO 22000、ISO 9001、HACCP等,並使檢測技術普及到各區域之生產或檢測中心。
n 建立電子資訊平台北市行銷台灣水產品
運用資訊平台將台灣水產品之衛生安全(生產履歷)與配送通路(產銷履歷)資訊顯示出來,水產品貿易由台灣接單、大陸生產之兩岸合作模式,並節省買賣雙方成本以共創雙贏。
n 研發創新水產品、種苗並申請智慧財產權
台灣農(水)產品的研發成果舉世矚目,除此之外更應積極為新研發之水產品種申請專利,保護自我產業以發展亞太水產品、種苗中心,如此賣出水產品種苗外尚可取得智慧財產權利金。
n 整合發展高科技海洋產業
發展整合式水產品集散及加值園區,包含學(職)校之人才培訓、研發機構(初級/深層加工技術開拓)、企業(市場開發與經營)、政府單位(監督與管理)及漁會(人力組織)等一同合作讓當地海洋產業規模化,並帶動周邊產業。
參考文獻
1. Chang, H. H. & Huang W. C. (2006) Application of a quantification SWOT analytical method.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 43, 1-2, 159-169.
2. David, F.R.(2001)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Cases. Prentice Hall , New York.
3.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3),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03. Website: http://www.fao.org
4. Hope. J. & Hope. T. (1997) Competing in the Third Wave: The Ten Key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5. Toffler, A. (1980) The Third Wave. New York, Bantam Books.
6. 中國海洋報(2006),福建「十一五」海洋規劃呈現「四突出」,3月21日。
7. 冉繁華(2001),水產品產銷e化。因應加入WTO漁產品產銷體系調整座談會。
8. 林文信(2006),漁港多功能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基隆地區為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9. 張徐錫(2001),東亞地區主要貨櫃港SWOT分析量化模式建構之研究。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0. 張徐錫(2007),港埠轉口貨櫃量競爭模式之研究─以海峽兩岸三地國際商港為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11. 許登基(1995),台灣地區漁港建設現況與展望。兩岸水產加工與流通經貿研討會專輯。
12. 黃文吉(2005),基隆水岸開發之發展困境與願景。基隆水岸開發座談會。
13. 黃文吉、林文信(2005),由漁港發展歷程論漁村振興轉型與再造。2005年漁業發展與漁港開發論壇。
14. 黃文吉、高松根(2006),環海峽旅遊圈可行性之研究。第一屆海峽兩岸管理科學論壇。
15. 鄧振源(2002),「計畫評估—方法與應用」,台灣海洋大學運籌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
16. 楊智為(2004),從供應鏈的價值創造談台灣的農產品物流,「物流新世紀2004特輯」。
17. 福建省政府(2006a),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作者简介:黃文吉,開南大學運輸科技與運籌系教授兼系主任 地址:桃園縣蘆竹鄉開南 路1號 Email: pmishwc@mail.knu.edu.tw;高松根,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博士候選人 地址:台灣基隆市北寧路二號 Email: ideak@ms19.hinet.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