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灾害潜在威胁是海南基本省情之一;
海南农村人口比例还相当大。城市建筑已有防震要求,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日益迫切;
2005年,海南开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试点;
根据测算,在农村建100平方米有抗震构造设施的砖混结构房屋,比不设防的大概只增加4%—6%的成本;
2007年,海南成为国内第一个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要求写进省级防震减灾条例的省份
五月二十八日下午,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村——万宁市神州半岛安置点的凤华园村,一群村民在一栋栋整齐崭新的楼房旁踢球。本报记者张杰摄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地震哪一天会来,但是我们有责任让地震来时,农村老百姓能住在符合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子里。”省地震局局长牟光迅今天告诉记者。
海南省委、省政府对建设抗震防风的安全农居十分重视,要求抗震防风从打“地基”做起,从根本上解决农居安全问题。从2005年7月儋州试点开始,省地震局和省建设厅联手推进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以下简称农居工程),不到三年时间,全省已经有3100户农民住上符合要求农居。
专家指出,地震、火山、海啸、台风等灾害潜在威胁是海南基本省情之一。
可以说,地理位置决定了海南需要建牢靠的房子。
1999年5月17日11时29分,万宁市东澳镇近海发生5.1级地震;2004年7月9日7时56分,陵水近海50公里海域发生4.2级地震。2004年7月30日6时49分,陵水东南海域发生4.3级地震。然而,就是这样震级不高的地震,两地依然有不少民居受损。
海南农村人口比例还相当大。在城市建筑早已有防震要求的背景下,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显得日益迫切。
让老百姓的钱花得值
2005年5月,根据国务院部署,海南省地震局对18个市县的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情况进行抽查后发现:海南大多数农村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施工,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
“许多农民以为盖了楼房就是结实的,根本就不知道找谁设计、怎么盖房子才能抗震防风!”省地震局局长牟光迅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有些农民胡乱砌厚墙、乱加钢筋、乱增加水泥标号,既不能做到抗震防风,又极大地增加了建设成本,非常可惜,科学设防十分必要。
一位地震局工作人员说得更直接:“老百姓挣钱不容易,要让他们花钱建一个安全的家,而不是留一个大的隐患。”
2005年7月,海南确定儋州市作为农居工程试点市。
创新模式层出不穷
儋州试点,在全国首创地震安全农居协会,探索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农民自治管理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新模式。
在管理上,儋州试点规定,不按抗震设计图纸施工的不予登记,不经登记的不允许盖房;在监督上,农居协会承担起监督施工队伍、检查施工质量的责任,这些举措,为推进农居安全工程注入源动力。
2007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修正案)》,海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将农居工程要求写进省级防震减灾条例的省份。
2007年5月,省地震局副局长李战勇在白沙黎族自治县调研时,受文明生态村梯形村牌启示,萌生了建农村安全民居示范亭的创意。
如今,在万宁东澳镇凤华园村、琼海博鳌镇培兰村等6个示范村,我们都能看到一处别致的示范亭。这些示范亭,根据不同地区设防要求,标示出当地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技术参数和要求的文字说明;房屋抗震构造节点、构造柱、马牙槎、圈梁、拉结钢筋、砖墙砌筑及农居安全知识宣传栏等,向群众直观地展示出农村房屋建设的抗震知识和做法。
这样的内容,工匠和百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免费提供多样化服务
在琼海市博鳌镇培兰村委会,村委会主任黄培优告诉记者,统一建筑图纸、严格报建监管、农民自主建房是基本模式。市地震、建设部门免费提供了许多指导服务。
事实上,从实施农居工程那一天起,提供抗震设防技术服务,就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面对群众“盖抗震房是不是要增加很多费用”的担心和疑问,专家告诉群众:根据测算,建100平方米有抗震构造设施的砖混结构房屋,比不设防的大概只增加4%—6%的费用。
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全省18个市县及洋浦管理局成立市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省地震、建设等部门还成立了专家组,设立了专线电话,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省建设厅编印《海南村镇居住建筑设计图集》,免费下发给全省村镇、农林场、联络员和试点户农民。各市县建设、地震部门还根据试点乡镇农民的需求和特点,免费为其设计房屋建筑及施工图;
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1900人次,省抗震办公室给600名工匠颁发培训合格证;
无偿为示范区(点)提供了场地地震安全性环境评价、抗震设计、施工图纸、施工、抗震技术、质量监督等服务,使农民建房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
目前,省地震局、建设厅正在加紧推进农居工程,他们要让更多的农民知道:建房重要,建抗震防风的房子更重要!
作者: 陈成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