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1年是种业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召开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确立了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重要地位,指明了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发展思路。我国种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今年以来,已有18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基地建设、提升种业创新能力、扶持企业发展、强化种子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国家各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大型骨干企业正在加快进行兼并重组,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种业科研人才,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规模化制种基地,提升种子加工水平;健全种子销售网络、强化售后服务。推动种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通过连续两年的“种子执法年”活动,种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各地加大对不法企业的清理和处罚力度,依法吊销、注销或撤销许可证575个,对713家问题企业作出了限期整改决定。经过两年清理,种子企业已由8700多家减少到7500多家。目前完成了对所有已审定品种的标准样品征集工作,对未提交标准样品并没有种植面积的品种分批进行集中退出。在继续开展种子质量检测的基础上,近两年首次对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采取了品种真实性检测,对不真实品种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查处了一批套牌侵权案件,打击了制假售假、套牌侵权分子的嚣张气焰。通过组织53家玉米制种企业签订“中国玉米种子安全生产公约”,有效地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首次开展企业诚信分类评选活动,分别授予62家AAA级、79家AA级和21家A级信用企业,培育了一批诚信企业,推动了种子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种子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加强种子管理、整合管理资源、推动地方强化机构建设,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在今年6月正式成立。在政策引导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各地财政加大了种子管理的经费支持力度。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在完善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目前已有16个省种子管理机构具备了品种真实性检测能力,监管手段得到提升,为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