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金绿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收购大棚里,一串串粒大饱满的荔枝被装箱打包,随后直接运往上海、南京等地。“五一”前,国内许多城市的市民已经品尝到新鲜的海南荔枝。
当天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在金绿果产销专业合作社收购大棚附近见到正在忙碌的王录理,他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实现“农超对接”、带动果农致富的关键人物。
今年已经45岁的王录理是三门坡镇红明农场的农民,多年前,他便奔赴北京、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寻找荔枝的销路。
起初,是为了销售自己种出来的荔枝,慢慢地,待销路逐渐拓宽,王录理开始收购农场其他果农种植的荔枝,并创建水果产销协会,主动提供荔枝种植技术,帮助当地果农提高荔枝的产量和质量。
在此基础上,2009年3月,王录理发起成立金绿果产销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荔枝、香蕉、菠萝等水果种植收购、运销、加工以及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实行“统一栽培管理”、“统一农资投入”、“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统一产品品牌”等,至今,合作社成员已发展至1386户。
“销售荔枝不仅让王录理一个人富了,附近果农都跟着一起富裕了。”三门坡当地居民朱海燕告诉记者,王录理收购荔枝的钱款从不拖欠,对经济困难的农户,有时还提前垫付无公害农药钱等,以保证及时向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荔枝。红明荔枝销售品牌逐渐叫响的同时,王录理的产销渠道也越拓越宽。
“整个红明农场大约有5万多亩荔枝,其中50%-80%左右都是从我这边销售出去的。”这位名副其实的荔枝“销售王”,在忙碌中仍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王录理销售渠道广,信誉度高,收购荔枝时,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品牌。有他在,很少有果农担心种出的荔枝卖不出去。”当地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