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甘肃省靖远县北湾村的老汉张兴唐是第二次参加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了,去年洽谈会上与甘肃理工大学的成功对接,让张兴唐所在的合作社社员们尝到了不小的甜头。今年,他向主办方申请租用了一整排展销柜台,把从家乡带来的新鲜蔬菜摆上,边发传单边吆喝。没过一会儿,老张的小本子上就密密麻麻记了好几页有采购意向人员的联系方式。
这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上的一幕。经过近三年的探索,这个由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共同搭建的农校对接平台,已经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高校,农民、高校食堂、学生三方受益,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种成功实践。
双赢合作:农民和高校都叫好
“去年与甘肃理工大学签订对接协议后,我们的‘卖难’大大缓解。”张兴唐说,“2011年,合作社为甘肃理工大学运送了2000多万斤蔬菜,占全年蔬菜总产的三分之一,随着合作的成熟,今年还会有新的合作高校,这一比例也会上升。”
高校食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双方都能得实惠。与老张一起来到展会的另一个合作社成员李小鹏告诉记者,协议中约定的菜价为市场价的90%~95%,这样的价格,对农民来说,比地头收购商给出的价格要高,对高校食堂来说,比在市场购买的价格要低,不仅农民得了实惠,也能为高校食堂节约成本,从而降低菜价,减轻学生负担。
“有了高校食堂这个稳定的消费市场,减少了中间环节,去年很多农民都因此增收,大家对合作社的信心更足了,入社的也更多了。”李小鹏说,目前他所在的蔬菜种植销售专业联合总社已经有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覆盖12个乡镇。
同样看好高校食堂这个稳定市场的还有河南淮阳县的马伟国,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曾是西安交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材生,2009年回乡创业,开始了他与温室蔬菜大棚的不解情缘。一期13座大棚的成功鼓舞了马伟国的士气,今年,他带领合作社发展到100个温室大棚,面积扩张到500亩。“蔬菜种植规模大了,市场也需要有新的开拓。我看准高校食堂的需求稳定、价格合理,才来到这里。现在已经有一家河南的高校有意向与我们签约,这次争取能带上几份订单回去,把高校作为重要的长期销售渠道去发展。”马伟国说。
安全供货:学生吃上放心菜
除了为农民打开市场,农校对接的另一大优势就是解决了高校食堂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戴公兴说,进入农校对接平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提供的农产品有质量安全保证,可以从根源上保障高校食堂食品安全。
马伟国介绍,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合作社蔬菜基地选址时躲开了工业区,避免受到污染,并且从种植到销售过程制定了严把施肥关、用药关、采收关的制度,“从合作社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流入市场的蔬菜,都是经过县农业局质检站检测合格的。”张兴唐和李小鹏为了让蔬菜更有安全保障,为合作社的菜农们引进了一系列新技术,如防虫网、粘虫板、二氧化碳气肥等,为高校提供绿色农产品。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餐饮中心副主任施京旗有着多年采购经验,他说:“农校对接中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有安全保障,而且即使出现安全问题,也能够很方便地追究到问题根源。”
合作模式:瞄准需求因地制宜
高校食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有其独有特点:为了满足学生们的营养需求,每天都要有品种丰富的菜类供应,这就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提供多样的菜品。湖南大学前来洽谈的负责人说:“如果合作社只能供应一种蔬菜,我们一般不会考虑,因为这样就需要与很多家合作社签订合同,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此外,为保证农产品质量,使运输成本降到最低,还必须考虑农产品生产基地到高校的交通问题。
张兴唐的合作社所在的靖远县靠近兰州,交通便利,与兰州高校对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满足每天为高校食堂提供多样菜品的要求,去年他们把附近乡镇的合作社都联合起来,成立了联合总社,老张说:“这样才能实现食堂需要什么,我们就供应什么。李小鹏负责与高校联系,每天他把需要的农产品列单短信发给我,我在联合总社范围内找到相应农产品,集中装车送到学校,操作起来很简单。”
然而,农校对接的合作模式并不是统一的,各地因地制宜,走出了不同的模式。“北京二外的学生数量比较少,对农产品数量需求也小,如果合作社只为供应我们的食堂把菜肉等运到北京,成本会很高。”施京旗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教育部门把各个高校组织起来,提供可以选择的合作方名单,由高校自主选择,再根据各高校食堂的需求进行统一配送,既满足了食堂的菜品需求,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保证农民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