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生,宿迁市宿城区郑楼镇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农民。在他的郑楼镇禽业合作社内,每年数百万只的肉鸭饲养量使他博得了“鸭王”的美誉。
田秋生从1999年搞养殖,2002年创办宿迁市生才家禽有限公司,到2004年底,成为拥有近百万元固定资产和60多万元流动资金的养殖大户。
怎样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养殖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呢?带着这个问题,2004年11月,田秋生赶往泰州,在华东畜禽繁育中心第一次目睹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当地农户与华东畜禽繁育中心签订购销合同,由该公司提供种苗、饲料、技术并用保底价回收成鸭。这么一来,养殖户没有任何风险;反过来,公司等于把农户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建设分厂,扩大了公司养殖规模;规模化经营又有利于提高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种模式太好了!2005年7月,田秋生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郑楼镇禽业合作社。
合作社聘请淮阴农校教授、高级畜牧师王孝洲作养殖技术指导,依托生才禽业公司的宰杀、分割和加工能力,与52家养殖户签订了第一批养殖合同。即市场行情低时,每只成品鸭利润不低于1元;市场行情好时,农户则多养多赚。
然而,就在田秋生与养殖户签约的“合同鸭”长大的2005年11月,禽流感卷土重来,成品鸭价格急剧下跌。但田秋生还是按保护价回收了所有的成品鸭,为此赔了26万元。
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田秋生坚信禽流感一定能控制住,肉鸭行情必将看好。为此,他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社员由52户扩大为154户。不仅遍布镇内各村,还远及龙河、埠子等周边乡镇和泗阳、宿豫等周边县区。
正像田秋生预料的那样,从今年7月起,鸭市行情渐渐好转。从7月至今,田秋生仅肉鸭加工的收入就达到了30多万元。养殖户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为了带动更多农民加入到“公司+农户”运作模式中来,郑楼镇政府做了几件让养殖户拍手称快的事:今年6月,镇财政拿出2万元帮合作社租了100亩林地作为养殖基地,带动农户实行林地套养;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每只苗鸭补贴了0.30元;还在基地投入5万多元架电、通水、修桥。目前,该基地已发展养殖户100多户,在建林间鸭舍50多个,预计每年可养殖肉鸭8个批次,200万只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