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探索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局面。 新局面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农民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二是农机服务社会化成为发展主流;三是依法促进、政策支持取得了巨大成功。 新局面有三个突出标志:一是上世纪末我国开始进入增机减人(育人、转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时代;二是本世纪初我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三是2007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上进入了中级阶段。这三个标志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光辉历程,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座里程碑。中国农业增机又增人,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大于50%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新局面最显著的成就是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17%,农业机械总动力1.18亿千瓦,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70.9%;2007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42.5%,农机总动力增加到7.69亿千瓦,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降至38%。数据表明,改革开放前29年与改革开放以来29年比较,农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了。尤其是2004年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提高2.3%,2007年高达3.2%,农机总动力年均增加4100多万千瓦,都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世界农机化发展的新亮点,国际知名农机公司都看好中国,纷纷角逐中国农机大市场,中国农机也已经走向世界。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使中国农业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世界粮食和食品安全,为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白人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