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芬向记者描述当年割胶的情形
编者按:金秋十月,新中国将迎来她60岁的生日。
这是不平凡的60年。从1949到2009,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大变迁的60年。从城市到乡村,从个人到家庭,短短60年间,中国社会实现了一次深刻的嬗变和跨越。
在这风雨和辉煌并存的60年里,我们和祖国共同体味时光流转岁月沧桑,共享今天的和谐、安定和幸福。为了铭记这不曾忘却的记忆,我们在海南寻找了五位普通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回味过去的日子和如今的生活,从生活变迁的角度,诠释这60年来的沧桑巨变。
郑红芬,男,1933年生,马来西亚归侨,海南省西联农场退休职工。
1951年,在国家的帮助和关怀下,我们这批马来西亚归侨辗转回到了祖国,来到了海南岛抱着为祖国发展橡胶的理想,我们二三十个年轻人人从海口出发,坐着烧碳车,走了三天三夜来到了位于海南西部的西联农场。当时,农场尚处于初创时期,的条件十分艰苦,我们住的是茅草房,睡的是大通铺,没有饭堂,吃饭全靠自己。记得我们的第一项工作是清点接收资本家和地主的橡胶园,一共有几万株橡胶,将它们合并整理在一起,这些橡胶园后来都成了新中国发展橡胶主要采种基地,而我们也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割胶工人。1952年,解放后儋县的第一片胶园诞生,为了保护好胶苗的生长,天冷时,胶工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被子为胶苗护寒。
站在周恩来总理当年接见自己的老照片前,郑红芬感慨万千。
以往当地割胶是天天割,产量比较低,我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摸索出了“二分之一,隔天割”技术,不但有效地提高了胶水产量,而且还保护了橡胶树,后来这项技术被推广到各地,我也被海南农垦总局评为“割胶大师”称号,并当上了农场的割胶辅导员。云南、广东很多地方都请我去传授经验。
印象最深的是1960年周恩来总理到我们农场来视察橡胶生产工作(那时橡胶被列为战略储备物资,国家非常重视),特意要求我为他现场演示割胶技术,看完演示后他哈哈笑着说:“这一滴滴的胶水,将化为飞机的轮胎、战士的胶鞋,将为我们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很大贡献呀!”总理还鼓励和嘱咐我们大家说:“你们种橡胶不容易啊,要好好爱护、好好管理,多产胶。我们国家建设太需要橡胶了。”
这么多年我们农场一直牢记周总理的嘱托,不断在扩大橡胶种植面积,提高胶水产量上下功夫。周总理当年视察我们农场时,西联农场日产干胶能力约1吨多。如今我们农场的橡胶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年产干胶6000吨以上,累计生产天然橡胶13万多吨,上缴国家税利2亿多元。
如今我虽然退休了,但闲暇时我还是喜欢到胶林里去走走看看,看一看农场如今的新貌,再想一想昔日的落后,真让人感慨万千啊!
作者:宁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