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瓜果菜运输损耗率,缓解农民“卖菜难” |
我省冷藏保鲜能力达到200万吨
周月光

1月16日,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由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的绿佳冷库竣工投产,工人正在集中储藏从各个乡镇收购来的泡椒,准备销往内地市场。当天,省农业厅在这里举行瓜果菜冷库建设2008年项目竣工投产暨2009年项目开工仪式。 本报记者 李英挺 摄 | 本报海口1月17日讯 (记者周月光)昨天上午,全省瓜果菜冷库建设2008年项目竣工投产暨2009年项目开工仪式在海口市海南绿佳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举行。截至目前,全省冷库容量已达到10万吨,冷藏保鲜能力达到200万吨,可直接为农民和企业增收14亿元。
“没有冷库前,我们的瓜果菜在运输途中损耗率达到15%,天气不好时,最高损耗率达到30%。”海南绿佳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义群说,“2008年,省农业厅投放50万元,海口市投放30万元,支持合作社建成容量1000吨的冷库。自去年3月投入使用后,瓜果菜损耗率降到0.5%,品质也有很大提升,再也不用担心菜烂和‘卖菜难’问题,运销风险大大减小,短短几个月就多赚20多万元。”
据了解,2008年,省政府从新增财力中拿出2000万元支持27家企业建设冷库,全省新增冷库容量2.64万吨。由于实施补贴,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投资兴建冷库的积极性。目前,全省又有13家企业开工建设冷库。绿佳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尝到冷库甜头后,昨天又开工兴建第二座千吨冷库。
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林道孔说,瓜菜冷藏保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冷藏保鲜加工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建设冷库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从损耗减少、价值提升、运费节约等方面效益测算,每吨瓜果菜经预冷处理后可增效700元。年新增冷库容量2.5万吨,年冷藏保鲜能力就增加50万吨,每年可为农民和企业直接增收3.5亿元。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我省计划每年新增冷库容量2.5万吨,力争到2012年全省冷库容量达到20万吨,实现出岛瓜果菜70%经过预冷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