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县地处海南中部,是一个“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的山区小县。一到农忙时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农民兄弟“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景象。针对琼中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如何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山区农机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琼中农机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两年来,随着琼中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让农民增强了发展农机化的信心。2006年以来,琼中县累计向10个乡镇的1645户农机户补贴资金125万元,拉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404万元,农机装备成倍提高,农机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农机作业效果明显。2008年,全县农业机械保有量原值4725万元,农机总动力57617千瓦。农机种类涉及运输机械、耕整地机械、加工机械、排灌机械、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2008年全县完成机耕面积51340亩,机收面积8135亩,机插面积1020亩,“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琼中县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该技术零的突破,农机经营总收入2470.3万元。琼中县农机服务中心主任莫献忠说,我们抓住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机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用机械。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抓,第一要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把分散的资金、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做大做强农机业,为我们琼中的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也让农机作业获得的效益发挥出来。第二我们以机插秧、机收割作为一个突破口,引导农民多买这些机械,扩大机械的拥有量,争取更快的时间把我们琼中农业生产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努力。
截至目前,琼中县已经有50多户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种粮大户,通过资金、技术、机具作价入股等方式,组建了9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占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0%,是全省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最多的市县。合作社的成立,大大提高我县农机作业影响,如长征新村农机合作社,现有收割机2台、插秧机2台、耕整机4台、拖拉机4台,上半年这个合作社还开展远征陵水,近在琼中的农机作业,到陵水县跨区机收作业400亩,在本县机收作业620亩、机耕300亩、机插200亩和运输大量的农业物资,农机服务总收入约25.4万元,扣除作业成本后,合作社成员均分配到数目不少的收入。这个合作社开展农机作业,对在周边村庄的农民、农村和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新热潮,上半年周边几个村庄就新增农机具近150台,拥有量达400台,呈现出家家有农机、户户靠农机的新气象。长征新村农机合作社发起人王立新说,自己以前退伍后在深圳打工时,当地日趋发展壮大的农机作业队伍和可观的农机作业收入使他看到农机创收的潜力和前景,于是他就利用几年来打工的积蓄买了2部小型耕整机回家乡开展机耕作业服务,并为农机户维修农机具,受到农机户欢迎,同时增加了自家的收入。
据介绍,农用机械的使用,不仅大大解放了劳动力,而且还节约了原先人工作业投入的成本,让农户在增加效益的同时,还有更多空闲的时间和将节省下来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根据农民自己算的一笔帐,一部插秧机、收割机和耕整机,在一亩田里分别节约两个、四个和三个劳动力,人工平均是两人一天插秧两亩,需给工钱100元,而机械是一小时就搞掂,还只按1天60元的费用收取。而且在同等养护管理条件下,机械生产每亩可增产120至180斤,比人工作业增收达10%以上。
实践证明,发展农机业是琼中山区农民之所想、之所望、之所呼。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使更多的农民投入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优化农业机械结构,逐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农民从繁重的传统耕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实现节本增效是琼中农机人不懈的奋斗目标。(吴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