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的地形,纵横的水系,造就了临高的万顷良田,自古,临高就有海南“鱼米之乡”的美誉。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占临高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0%以上。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临高,一直思考着如何在“农业稳县”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
今天,多条新兴产业带正在临高迅速崛起:水稻制种产业撑起海南制种业的“半壁江山”,糖蔗生产实现工业产量破百万吨,香蕉产业后来居上……科技,正让临高的传统农业焕发生机。2008年,临高农民人均纯收入3963元,农业增加值40.5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1.6%。
制种:水稻田里长“金子”
刚刚过去的6月,临高制种收获了近400万公斤的优良稻种和一份来自第五届珠洽会的《联合建设琼北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协议》。根据协议,临高县杂交水稻制种协会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总公司合作,在临高县建立3万亩杂交水稻种子制种基地。
今年临高的早造制种达2.6万亩,吸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总公司等37家种子企业参与,生产的稻种90%销往广西。仅制种一项,临高就增加农业收入近4000万元。
在发展制种以前,文澜江周边的村庄常年遭受水灾,农民守着数千亩“淤泥地”、“望天田”,年年种植低附加值的水稻,一遇上台风,就会颗粒无收。
1970年代中期,有外来投资者在临高开展全包型的制种生产,到1992年,临高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当地农民+当地制种大户+公司”合作的自制生产,并形成了海南水稻制种业“南三亚北临高”的说法。
制种与种普通水稻相比,经济效益明显。一造普通水稻投入200元,产出500多元。制种每亩投入400元,产出最高可达1600元左右。目前,临高全县有近百名技术大户,这些大户中,有的一人就能指导制种3000多亩;上万名懂制种技术的农民,对于“父本”、“母本”、“不育系”这些农业科技名词,随口道来。
制种让过去的“淤泥地”变成了良田。10年间,临高搞制种的乡镇,从最初的波莲、临城、博厚等,迅速扩展到东英、多文、南宝等地方。
糖蔗:良种覆盖面积达31%
糖蔗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海南西部农民的传统项目,过去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是旱地种蔗单产过低,蔗农习惯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粗耕粗种,重种轻管。
2006年以来,临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糖蔗业,把发展糖蔗业当做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税增长的主要产业来抓,提出二至三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吨糖蔗生产目标。2007年前后,临高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县糖蔗发展局、部分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前往广西参观学习,使临高糖蔗良种覆盖面积达31%。在农民下种甘蔗时,县糖蔗发展局派出工作人员配合各糖厂农务员、技术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种植甘蔗,在甘蔗生长的中后期,县政府组织对甘蔗田间管理进行巡查督查,有效地抓好了各镇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当年,临高县还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糖蔗生产的优惠措施和奖励办法,甘蔗种植面积核实后,县政府和糖厂及时兑现各种补贴款,做到了取信于民。2008年跨2009年榨季,全县糖蔗种植面积20多万亩,工业总产量破100万吨,提前实现生产目标。临高糖蔗种植面积计划在2013年达到33万亩,平均亩产5吨以上,实现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
香蕉:建成全国首条采收轨道
曾经,临高多文镇的本地香蕉享誉全省,开车走西线途经多文的人,常会下车买一两串香蕉带回去。但在1999年,临高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脱离实际推广香蕉下水田,结果下水田的香蕉几乎全部失收。这起“香蕉事件”在临高的干部和农民中留下了长远的负面影响。
2004年4月,我国第一个香蕉采收轨道体系在南宝香蕉基地建成,体系投资约30万元,总长4600米,实现了香蕉的不落地采收,商品表皮基本没有外损,在销售终端仍能保持金黄光洁的外观。
以这个示范点为核心,在海南省香蕉协会的帮助下,2004年初,南宝镇松梅村的7名党员干部组成南宝香蕉合作社,种上了58亩香蕉。当年,香蕉种植平均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7户村民还清了贷款,还赚了30万元。
现在,南宝蕉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周边市县有口皆碑,南宝的香蕉也因品质优,保鲜期长,商品价格高出海南同类产品10%-15%左右,大量销往新疆、重庆等内地市场,还赢得了日本市场的大批量订单。
在南宝香蕉合作社的带动下,南宝全镇有29个自然村种植香蕉,种植面积上万亩,目前,临高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6.5万亩。
临高农业数字
1980年至2004年先后荣获“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全国糖料生产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等称号。
1992年开始发展制种业,从1个杂交系列的3个组合,发展到15个系列65个组合,制种面积2.6万亩。
1994年,全县瓜菜种植面积4万亩,香蕉2000亩,发展至今,全县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4.9万亩,橡胶种植13万亩,水果种植面积9.25万亩,其中香蕉6.5万亩。全县乳猪出栏量71万头。糖蔗种植面积26万亩。(陈超辑) |